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孙士恩!

请点赞 西安科技大学 2023-04-16




智育排名专业第一

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等37项

2020年“百度之星”开发者竞赛全球排名前1.6%

2020年IKCEST“一带一路”国际大数据竞赛排名全球2.4%

Kaggle平台上的Competitions Expert、Datasets Expert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EI论文1篇

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手握阿里巴巴offer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

实验室“守候人”孙士恩的故事







01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2018年夏天,孙士恩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了西安科技大学的大门,从高三学海上岸的大一新生,难免会有所放纵,初入学的他和大多数新生一样或新鲜或迷茫,上课常坐在最后一排,学习上没有很上心。开学两个月后,实验室学长给实验室的同学布置了一个焊接小任务,孙士恩看着同班其他同学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自己虽然很努力却仍然制作效果不佳的时候,他开始后悔这两个月的放纵,暗暗下定了决心,不能辜负青春,要让汗水陪伴自己这四年美好的时光。


从那次经历之后,他便开始对时间有了详细地规划,每天晚上都会详细地安排好自己明天的任务,并在第二天晚上对照自己的任务清单,总结一些经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渐渐地,他开始走进了与自己素未谋面的图书馆、喜欢上了之前最不愿进的实验室。同时他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上课坐在最前排,仔细地做好课堂笔记,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日复一日的坚持,从未想过放弃,最终在大一期末考试的时候后来居上,综测排名32,虽不是很靠前,但对于他自己而言,这便是破茧成蝶的开始......


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他没有重蹈覆辙,就像一头苏醒的雄狮,在学习这条路上愈战愈勇。每天做好自己的详细计划,并不打折扣地去完成它,严格要求自己,即使周末也不懈怠,智育排名大二大三两年专业第一、综测大二大三两年专业前三,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回想之前走过地弯路他自己说道:“人总要成长,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02

“苦则苦矣,甘之如饴”


大二初始,孙士恩担任了创新班的班长,初始他并未觉得有什么困难而言。慢慢地他认识到这并不止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职务,更是一种责任,为了能抗起这个担子,孙士恩在保证自己学业的前提下,也经常在实验室通宵学习,自学一些新知识,因为是跨专业的一些知识,他必须通过网上的一些资源自学,白天在课堂学习,晚上就来到实验室独自钻研,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但他并未觉得枯燥,反而乐观地说“苦则苦矣,甘之如饴”。


在电源学习中,那时他从课本出发,将模电,数电两本书上的电路图和网络上的教学视频结合,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实物的搭建,在这段时间,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后来开始尝试制作电源的多种拓扑:BUCK、BOOST、Buck/Boost、DC-AC等等,有一次因为电源的效率调不上去,波形也不美观,他尝试换了多种芯片,也换了多种电路方案,但始终没有达到他理想的效率和输出波形,“那段时间来到实验室天是亮的,走出实验室天都是黑的”他回忆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半个月的瓶颈期后,调试过了十几种不同的方案,几十片电路板的调试,终于达到了他满意的效果,后面由于他的方案对于网上开源的方案在效率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于是基于成果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并最终授权。



在一次机缘巧合接触到了程序设计竞赛,在比赛中他还是小白,被“虐”后决定好好学习算法,在这段间中他坚持每天写两道算法题,这种坚持就成为了习惯,有些时候晚上回到宿舍,再累也点开刷题网站写两道题,“我不是聪明人,但是我比较执着”,周末的时候慢慢也参加各大算法平台的程序设计比赛并且获得了不错的名次,有些时候一个题从白天写到晚上,他并不觉得枯燥而是觉得很幸福,因为那是他所喜欢的事情。

后来在比赛中接触到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知识,对于里面的炫酷的作品,他被深深吸引,随后开始步入这个新世界的大门,从西瓜书到深度学习两本书的阅读实践中,他对于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结合实际生活有了全新认识,让知识动了起来。慢慢的了解到了国外的Kaggle数据科学竞赛这个平台,他就开始在这个平台上参加各种比赛,从努力一整名次不理想,自嘲自己是打铁匠到达到了Kaggle 平台上的 Competitions Expert 、Datasets Expert的等级。后面也参加了很多平台的算法竞赛如阿里天池、百度飞桨平台等,能力飞跃的同时,他更多是感慨,望着推导公式时候的草稿纸,那段默默努力的日子是后面厚积薄发的见证。


寒假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一个休息的时间,而孙士恩却在寒假前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招聘信息并且积极投递简历,最后获得了阿里巴巴的实习机会。当他进入公司时就感受到了与学校不同的气氛,忙不完的工作的和处理不完的事物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公司对实习生进行了工作分组,当他看见同组里双一流大学的实习生处理问题那样游刃有余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在哪里。于是他更加发愤图强,常常独自加班工作到深夜,利用工作之余来学习一些其他知识,他坚信勤能补拙,他要努力奔向更优秀的自己。短短的实习期结束后,他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坚定信心。


经历过卓有成效的实习锤炼之后,在今年面试工作时,结合项目实习经历和自身优异的成绩,他顺利的拿到了阿里巴巴的offer,成为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他的亲戚朋友、同学老师都感到十分开心,但孙士恩心中却并没有多大波澜,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水到渠成”,只要积累的足够,成功是必然的。


03

“以兴趣为帆,畅游知识之海”


当你问到孙士恩在学习上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学科竞赛,在生活上喜欢的事情是:足球、围棋等一系列活动,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报名各种竞赛,无论是本专业知识,还是跨专业竞赛,他都会涉足。如果你一定要问清楚他参加竞赛的原因,那他只会回你两个字:兴趣。因此,在孙士恩看来学习和研究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

▲孙士恩参加通信学院足球比赛“同心杯”并夺冠

孙士恩表示,他热衷于科研与学习,想做好科研就是要以兴趣为帆,才能真正的有所收获。他在大一时期就申请加入学校通信学院科技创新班,并参与“三维照片采集系统多发明专利的技术转化”等多项科研项目,主持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省级优秀结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EI论文1篇,获批第一作者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还有其它荣誉37项。


他表示,在大学期间参加的印象最深刻的项目是三维照片采集系统多发明专利的技术转化项目,本项目主要围绕自适应的高精度3D面部重建方法主题开展研究。刚进入项目组,他便感到了压力,需要在短期内快速上手自己不擅长的三维重建领域,于是他从第一周开始每周阅读1篇中外文文献,做好阅读笔记针对不懂的公式进行推导,不熟悉的学科进行学习如计算机几何学、数值方法等,并且对于阅读的论文进行复现,他始终相信“勤能补拙”,自己不足的地方便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他就用就这样方法慢慢的从一个萌新变成了团队的骨干。

在IKCEST“一带一路”国际大数据竞赛中,选手们针对赛题所提供的若干虚拟城市信息: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城市间迁徙指数、网络人流量指数、网络关联强度和天气等指标,预测群体未来一段时间每日新增感染人数。赛题共涉及11个虚拟城市90天的感染情况,每个城市有若干重点区域,利用每个城市各区域前45天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预测每个城市各区域后30天每天的新增感染人数。孙士恩在本次竞赛中负责模型的构建和优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尝试了多种思路,最终的解决方案融合了很多方案的结果,主要的解决思路如下:通过可视化数据去除伪数据,发现一个区域的每日新增人数不仅和该区域的历史新增人数有关,同时和它的相邻各个区域的新增人数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就是时间和空间上都需要仔细考虑。如果把赛题当一个时间序列的题目来做,结合传染病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改进的SEIR模型以城市/区域为粒度进行构建。从空间维度上考虑,构建回归树模型(lightGBM),最后对于时间和空间模型进行融合得到最终模型。“百度之星”开发者竞赛要求参赛者对于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拍摄的两个图像序列,设计一个交通标志检测与匹配模型,给出两组序列图像中交通标志的匹配关系,在此次比赛中孙士恩负责了团队中模型的训练和推导的部分,对于训练出来的模型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最终,他在IKCEST“一带一路”国际大数据竞赛中取得排名全球2.4%(71/3023)的好成绩。


2020年“百度之星”开发者竞赛他同样取得了全球排名前1.6%(35/2305)的好成绩,同时他还是Kaggle平台上Competitions Expert。每一次入赛通知都是对他努力地肯定、每一张获奖证书都是他汗水的结晶,他凭着自己的一腔热爱去“征战四方”,把自己的所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04


“他自己,也并不只有他自己”


“UWB 高精度模块的测距及追踪系统”是孙士恩独立负责的项目之一,因为这项实验从零开始工作量大,难度系数较高,所以没有人愿意独自涉足于这项实验,孙士恩却不怕困难,对于电路设计问题积极请教老师,对于算法问题,在知网上查阅文献,构建底层代码,认真阅读芯片的数据手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取得了属于他自己的成绩,并且申报了“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和装置”发明专利。


在大多数竞赛和项目中孙士恩都是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攻克任务,但这不代表他是孤军奋战。他在大一时参加了电子设计大赛,他把所有休息时间都放在实验室向学长学习经验。后面在大二参赛的时候,选择了少有人做的电源方向的题目,电源方向也是他一直在训练的方向,他们在比赛之前就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所以比赛中他和他的队员在比赛结束前的几个小时完成了焊接,通过了作品各项指标的测量,但在装箱前最后一次通电检测时意外发生了,他们的作品电容炸掉了,所有的努力毁于一旦,所有的期望也烟消云散,所有人都沉默不语,目光不约而同集中在那块电容上面。抬起头来,目光又不约而同的相交,团结一致、永不放弃,这正是团队带给他的启示。

▲孙士恩参加2020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大三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由于疫情比赛推迟遗憾无法参赛,他这次从选手变成了指导,疫情成为他们之间的交流成最大的障碍,虽然疫情让它们之间有了距离,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大的,疫情只能阻挡住他们的距离却不能阻挡住他们努力的决心。孙士恩每天组织线上会议,为学弟们解答疑难,并且布置一些任务,从赛题角度出发,分别展开对于控制类题目,仪器仪表类题目,电源类题目进行培训,由于孙士恩之前一直主攻电源方向,在培训中也需要学习仪器仪表类的知识,从运算放大器,多次谐波滤波器的学习到集成后的电路调试,制器的使用、电路图的绘制、PCB设计、如何拿到赛题之后去进行分析他和被培训的同学一起学习成长。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对于比赛重点题型、模块做足了准备,最后在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创新班的担任班长的三年当中,孙士恩收获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不仅是朋友也还是队友,他在无数个枯燥的夜晚想放弃的时候,正是他的朋友们一次次的激励、一次次的鼓励,才让他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孙士恩总是泡在实验室,但他和挚友们的关系却丝毫没有因此减褪,真正的友情正是如此,他们约定共同架起远航之帆,一同奔赴远方。

▲舍友为孙士恩庆生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一丝不苟、废寝忘食是他的代名词

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是他大学四年的诠释

谁的青春不迷茫

但孙士恩却主动打破困境

告别浑浑噩噩的自己

走向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往期推荐:





说好了,西科见!

weiu

8#130,不愧是你们!

w

我们,就要毕业了......

weiu

5.18,青春西科再出发!(文末福利)





文 稿 | 刘家良

制 版 | 马语辰

校 对 | 梁韵

编 辑、责 编 | 李波

审 核 | 曹雪梅
党委宣传部网络与新媒体中心出品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西安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微信号:XUST-195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